MBR(膜生物反應器)工藝在污水處理中的核心原理是將膜分離技術與生物處理技術相結合,主要通過以下幾個方面來實現污水處理:
生物處理:利用微生物的新陳代謝作用,將污水中的有機污染物、氮、磷等營養物質進行分解和**。
在 MBR 工藝中,通常會培養多種微生物,包括好氧菌、***等,它們在不同的條件下協同作用,對污水中的各種污染物進行處理。
例如,好氧菌可以將有機物分解為二氧化碳和水,同時將氨氮**為硝態氮;***則在缺氧條件下進行反硝化反應,將硝態氮**為氮氣,從而實現脫氮的目的。
膜分離:通過膜的物理篩分作用,將生物處理后的混合液中的污泥、微生物菌體等固體物質與處理后的水進行分離。
膜孔徑通常在微米級甚至更小,可以有效地截留**、病毒、膠體等雜質,使出水水質清澈,懸浮物和濁度極低。
這種膜分離作用替代了傳統生物處理工藝中的二沉池,大大提高了固液分離效果,并且能夠保證出水水質的穩定性。
污泥截留與富集:由于膜的截留作用,使得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能夠在反應器內得到有效的截留和富集,維持較高的污泥濃度。
高污泥濃度有利于提高微生物與污染物的接觸機會,加快反應速率,從而增強對污染物的去除能力。
同時,較長的污泥停留時間可以使微生物對難降解有機物進行更充分的分解,進一步提高污水處理效果。
氧傳遞效率提高:在 MBR 工藝中,曝氣系統不僅為微生物提供生長所需的氧氣,還起到沖刷膜表面、減少膜污染的作用。
與傳統工藝相比,MBR 中的曝氣可以更均勻地分布在反應器內,提高氧的傳遞效率,使微生物能夠更好地利用氧氣進行代謝活動,從而提高污水處理效率。